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

《奮鬥在新明朝》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

五百四十二章 兒瑣事

歸德長公主徹底聽懂了李佑的意思——你一直在爲皇家賣力,並把自己與皇家混合起來,充當皇家的利益代言人。很可惜,皇家的主人是天子而不是你,先皇的命不可能永遠管用。如果這樣下去,好都不是你的,你這打白工的最終將一無所有並連累子孫,小柳兒就要跟著你遭殃。

李佑的話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也不得不承認有一定可能,歸德長公主本人對權力背後的冷酷也是有著深刻認識的。更何況對於一位溺的母親而言,僅僅是“一定可能”也算很嚴重的事了。

“不是還有你麼?你難道撒手不管?”歸德千歲語氣恢復了平靜。

有戲!李佑難得謙虛的答道:“我只是個小小朝廷命,做點實事可以,出鎮外方可以,但限於出,不得中樞,想要幫到天潢貴胄仍有不足。而且別人只知道他是你兒,並不知道他是我兒,所以我就了很大侷限。最要的還是看你!”

“那你說如何是好?”

“你以後該爲小柳兒多想幾分,天子已經人親政,不用你再心了。而在人世間,父子天倫,除了你之外只有我纔是能夠對小柳兒真心實意的人,所以無可置疑,支持我就是支持小柳兒!”李佑激澎湃的演講道,就像選舉社會裡政客拉選票似的,就差說一句“請投我一票”!

長公主歎服道:“俗語云,婆的、差人的。我看前半句應當改爲李佑的纔是。且聽你之言,再觀你之行。若非爲了小柳兒,我早就該上你這張了!”

李佑大喜,歸德千歲能有這個表態,那麼他的最大目的就達了!

Advertisement

李大人除了多疑之外還有個好習慣,便是遇事未料勝先慮敗。方纔聽到金賢妃有喜的消息,李大人下意識反應其實就是兩個字。避禍。

在宮中他不想去爭什麼,那不是他的天地和主場,即便金賢妃生了皇長子。他也沒興趣推這位皇長子當皇帝。但人在廟堂不由己,宮中朝中人心叵測,難免不會出現別有用心之人。

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他必須要有自保能力,而歸德長公主就是所能找到的最好盾牌。

得到了婦的表態,李佑迅速提出要求道:“雖然不知你是怎麼收服呂家的,但你先將呂家借給我一用,我安排他們點事做。”

“你扣押呂尚志不放,難道不是已經脅迫呂家做了點塗脂抹的事麼?也沒見你與我說明,還敲鑼打鼓送牌匾,你以爲這是縣裡麼。”歸德長公主鄙夷道。

李佑笑道:“那點小事,自然無所謂,下面的用法。還是與你知會一聲好。”

“你想幹什麼?”

“天機不可泄,一切爲了小柳兒!”

告辭長公主,李佑看天已晚,便直接回了家。他進了家門,便得到下人稟報。道是二爺日間鬧了一場病。

李佑大驚,這可是他當前唯一的繼承人。急忙去了三房。見兒子已經在小牀上睡了,呼吸平穩,臉安靜,看來病已去,這才放了心。

“怎麼不早點告知我?”李佑從暖閣中退出來。埋怨關繡繡道。

“今日恰好有舊日相識的那個韓神婆串門子,說是小病,不妨事,買了針湯藥。看樣子治好了,便沒有去驚擾夫君。”

李佑皺眉不悅,輕喝道:“你們糊塗!這樣的事,不去請好醫士,請太醫我也能想法子。也敢讓韓神婆這種半吊子出手麼?你這母親怎麼當的?”

Advertisement

關繡繡雖然被夫君斥責,但也知道夫君是關心兒子,倒也沒有生氣,只解釋道:“夫君有所不知,自古醫卜不分家,韓神婆家傳醫很不錯,在縣裡時也小有名氣,時常救治病人。不過只在子中流傳,故而夫君也許不曉得,但劉姐姐和寶姐兒都有所耳聞的。”

李佑又叮囑了幾句,便去了六房馬姨娘那裡探視,陪著說了會子話,孕婦總是有點優待的。

李佑的妻妾中,馬氏雪花貌不次於任何一人,單論細白爲諸之冠。但卻是存在最小的一個,也是與李老爺說話最的一個。即便幾房妻妾們湊在一起熱鬧時,也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裡,甚至還不如梅枝、小竹這些大牌婢出彩。

李佑在這裡,不像大房裡那樣有與俏婢罵俏的樂趣;也沒有二房裡那種同甘共苦的心自在;三房有談家務、談事業、談兒子這些說不完的話,很充實;四房率真有趣,還有吹拉彈唱的調。

其實馬小娘子只是個生長在偏僻地方田園莊戶裡的,見聞和夢想絕對不超過方圓三裡地。只不過倉促間被族長猛然塞到了李老爺邊,家這房在族裡是小支,反抗不得,於是原有的生活就在惶惶然中急劇變幻。

一夜之間,了小婦人,過了幾天,又到了繁花似錦的大都市,又過了幾個月,便已遠在天邊的京城。

知道老爺是很出的人,也知道現在的日子比原有日子好得多,但就是不知道怎麼和老爺說話。

老爺就好像畫像裡的神仙那樣,與自己彷彿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欣賞他,默默地爲了他寬解帶,默默地承他的玩弄,好像也只有這時候,老爺纔像是個活生生的人…

Advertisement

今晚忍不住傾訴道:“奴家想念父母,想念老家了,已經有一年多沒見。”

你的家鄉已經沒了…水淹泗州的元兇李老爺想道,這是思鄉麼,還帶點產前憂鬱癥的意思,倒也正常。便安道:“你現在不了子,等生產了再計較這些,送你回南探親也不是不可以。”

回頭是不是在京中尋覓幾個泗州婦,來陪著說話解解悶?可惜,李大人所知道的兩個泗州籍員,見了他都沒好臉。本朝戰鬥力第一的李大人見了這兩位泗州籍員,也只能理虧的退避三舍,忍讓,傳爲朝中趣事。

李佑陪著馬姨娘坐了半個時辰,臨走前囑咐道:“好好養著,有什麼心事就說,不要委屈了自己,那樣對胎兒不好。”

“奴家有個事,不知當講不當講…”馬氏囁喏著說。

對別人,李佑也許怕提要求不要應付,但對馬姨娘,他則是很歡迎,“說,有什麼不能說的。”

“奴家所生如果是個兒子,可否寄養在劉姐姐那裡?”

劉娘子乃是李家正房,所養的兒子就算是嫡子了。大到家國社稷,小到小門小戶,嫡庶問題都不是小事。李老爺停止起,又重新坐下,好奇地問道:“這是誰的主意?別人說的,還是你自己想的?”

馬姨娘咬著紅的脣,半晌不說話。

李老爺又溫和的說:“我絕對不鼓勵你,也絕對不強迫你,任由你自願。你可要想好,這種事必須三思再三思,一定要出自本心,否則將來會後悔也來不及了。”

今夜李老爺宿金姨娘那裡,進了二房堂屋,便看到兩歲半的兒穿著緞子面花棉襖,小子歡快的蹦躂過來,尖一聲,張開雙臂就要索抱。

李佑彎腰順手將抱起,但猶自不安靜的扭來扭去,直到選定了一個舒服姿勢才罷休。李佑珠圓玉潤的臉蛋,忍不住笑罵道:“這麼鬧人的小娘子,將來怎麼嫁的出去。”

金寶兒在一旁看著父相鬧,聞言不服道:“誰說嫁不出去,今日裡還有人想求親呢。”

李佑抱著兒坐在太師椅上,疑道:“是誰?也太心切了,兩歲的小娘子也能下手。”

“是隔壁曹大人家。他家夫人串門子時,見到了大姐兒,甚爲喜,恰好他家也有個三歲兒,是個嫡子,看起來也很聰慧。言語之間曹夫人暗暗有結親的意思,不過沒挑明說。”

“不行!”李佑毫不猶豫的一口否定了。

金姨娘雖然未必肯同意,但見老爺拒絕的如此不假思索,下意識問道:“爲何?曹大人雖然不如老爺你大,但那兒好歹是嫡子。”

李佑如今眼界極高,當即道:“如果我沒記錯,他家只不過是個有不如無的六品太常寺丞,再瞧他家院子,寒酸的連咱家一半大小都不到!這等門第哪裡配得上大姐兒,我的兒結親,要往三品以上門戶裡找,再不濟也得是清流俊彥,最差也要是同鄉大族!”

恰好婢小竹打了熱水進來,聽到老爺鄙視隔壁家門第,忍不住說:“老爺你真是嫌貧富的人!”

李佑隨口調戲道:“誰說的?老爺我可不嫌棄過你。”

金姨娘嘆氣道:“老爺這要求太高了,像老爺這歲數的,大都還在苦讀;到了老爺這個位的,大都三四十歲;上了三品的,四十都算年輕的。下一代歲數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哪有那麼合適尋找門當戶對又年紀般配的?”

李佑隨口道,“我看朱部郎家公子不錯,宗室份,還封了世襲的鎮國將軍,只比王爵差一等,很有保障。”

金寶兒搖頭道:“聽說那位公子年歲比大姐兒要大個七八歲,如何般配?”

李佑哈哈一笑,“也對,若大姐兒比他小個七八歲,等到三十歲時,就要苦嘍。”

金寶兒輕輕推了李佑一把,不滿道:“老爺說的什麼混話,有這樣拿兒開玩笑的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