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奮鬥在新明朝 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

《奮鬥在新明朝》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

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

李佑準了戴韓氏的狀子,便開始考慮如何理。方法無非就兩種,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

思量再三,他覺得還是走出去比較好,影響力大一些。何況崇文門宣課分司位於崇文門外大街之東,正是南城地界,現場辦案有利於摟草打兔子,整治一下不太順從的南城察院和兵馬司。

前文提到過,這崇文門稅關乃是天下八大稅關之一,也是最特殊的一個稅關。崇文門宣課分司大使雖然僅僅是九品芝麻,但是堪稱是國朝“價比”最高的員,即便清廉的,一年收萬把兩銀子輕輕鬆鬆。

京師人口百萬,供給仰賴於四方,貨雲集自是不消說口京師五城中,中、東、西、北都屬城,只有南城屬於外城,崇文門是外城之間平時開放通行的兩座城門之一。

從運河方向過來的人流、貨,若想進京師城,崇文門是必經之地。當初京師各門皆有稅關,但崇文門是最繁華的一個,來自於東南的貨都從崇文門進城,佔了全部貨的大頭。

不知從何年月起,朝廷將京師九門的稅關統一由崇文門宣課分司管理,反正其他各門比起崇文門來只是小頭。所以廣義上的崇文門稅關指的是京師九門所有哨卡稅關,狹義上的崇文門稅關自然還指的是崇文門外關卡。

這崇文門宣課分司大使,既有京的面子,又有超級厚的油水,是缺裡的缺,低級職中的小極品。所有上不了檯面的七品以下低級員,無不對這個職務夢寐以求。

當然,區區一個九品雜,雖然是很的那種,而且還是京師商家眼裡的要害實權人,但在如今的李大人心中,也就是比平民高一點的螞蟻而已,實在不了他的法眼,他考慮的只是自己的目的而已。

Advertisement

再說作爲監察風憲之,不查些貪污吏,那就顯得平庸失職,這大使倒也是個合適對象。

打定主意,李佑便召集儀從,向南城而去。出了崇文門,沒有多遠折向東就是宣課分司。

衚衕裡裡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商家如同過江之鯽,宛如鬧市中一般。李大人駕到,自然在宣課分司大門外清出了空地。

聽說負責糾察京城地面的提督五城史李大人突然駕到,不知所爲何來,整個宣課分司都不寧了。

任何一個油水厚的衙門,最擔心之事莫過於手握監察大權的上不打招呼突然襲擊,就像李大人今日這般。

等轎子停穩後,李佑下了轎子,便看到十餘人立在宣課分司大門外恭候。當中只有一人穿九品綠袍,定然就是那分司大使了,其餘大約是書辦吏員之流。

上下有別,雙方以李大人爲尊,他自然兩眼朝天傲立不,而那宣課分司大使則趨步上前迎接。

兩人相距尚有數尺時,宣課分司大使人影迎風一晃,忽然從李大人眼角中消失了。倒李佑微微嚇了一小跳,卻又聽到噗通一聲響。

再細看,見那宣課分司大使已經跪在地面,跪的很實在,跪的很痛快,跪的很瀟灑,沒有半點虛假。並伏地拜道:“卑職崇文門宣課分司大使陸元廣!拜見僉憲老大人!”

此景,本來很冷淡的李大人十分容。國朝場跪拜禮儀自然有其習俗,理論上相差超過兩品就要跪拜,但況有有所不同。

外地比較嚴格一些,有時甚至差一品也要跪拜,但在京師場,上下之間並不流行跪拜之禮,多是拱手相見。一般而言,京師場上只有宰輔和吏部天纔有被跪拜的特權。

Advertisement

李大人是正五品實權清流,陸元廣是九品雜份差距猶如天攘之別,放在外地理當跪見。但在京城仍然屬於可跪可不跪的範疇,大多時候是不用跪的,然而陸大使毫不猶豫的化爲地板流。

納頭便拜,好重的大禮”李佑心裡暗暗震,不由自主的倒退一步,盛氣凌人的氣勢悄然消失了。

李大人當即又意識到,這廝多半是個狠角,能把姿態放到如此低的程度,絕非常人也,或者說能安穩坐在這個天子腳下的缺上,肯定有幾把刷子。

他依舊擺出架子吩咐道:“陸大使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等到對方起,李佑纔看清陸大使樣貌,濃眉大眼,一張方臉,皮略黑,單從長相而言不似猾之人。

陸元廣畢恭畢敬的問道:“老大人大駕臨,卑職有失遠迎,不知此次前來。”

李佑漫不經心的掃視四周圍觀人羣,朗聲道:“有客商狀告貴司,本便借用衙署問一問案子!”

這話聽起來很霸氣,審問別人還要借他的署,好似辱人一般,其實很正常。國朝制,巡城史問案有權就近借用署,李佑作爲巡城史總頭目,當然更有這個權力。

陸大使延請道:“上差有命,何敢不從,請!”

李佑便率領隨從進宣課分司衙署,附近的客商著他的背影竊竊私語,大約都有所期待罷。

李大人鳩佔鵲巢,端坐上首,陸元廣大使在自家衙署,只能站在下首侍立待問。

李佑咳嗽一聲,先將案說了說,質問道:“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陸大使答道。

李大人拍案道:“你以連坐之法苛行商,濫罰財貨,是何道理?有司昏庸不明,竟然失察,本定不輕饒!”

Advertisement

李佑重點在後一句,這有司就指的是南城巡城史了,本來他就是打著拔出蘿蔔帶出泥的心思。

噗通!陸大使再次跪倒,叩首道:“老大人聽下一言!”

這種求饒臉,審案無數的李大人見得多到麻木,毫起不了同心,下面此人要說的話,只怕不是擡出後臺,就是行賄罷。

他又正氣凜然的喝道:“既然已經承認,還有什麼可辯解的!朗朗乾坤之下,豈容你貪圖錢財胡作非爲,休想本包庇於你!”

陸大使擡頭道:“敢問下居宣課大使,首要之務是完朝廷定額,老大人以爲然否?連坐之法,正爲此而設,懇請老大人不可不察!”

李佑聞言不怒反笑,“荒謬之極!不過是拿著朝廷當藉口,橫徵暴斂滿足你的貪慾,這等把戲,不要在本面前耍了!”

陸元廣憤然道:“老大人有所不知。按戶部則例,應徵稅的有五大項七十餘類,有可細分數百種,所有貨稅賦大抵約莫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不等。

朝廷每年額定我崇文門上繳稅銀二十五萬兩,卻連年不足額。究其原因,乃商人生逐利,猾比比皆是,常有瞞報稅之事。我稅關人手有限,又對貨不甚悉,如能盡查之!

無奈之下,本才定下連坐過關之法,不行此法,難以完納國稅!

其一,每批行商一同開列稅單,出現瞞,便要連坐罰沒,正爲鼓勵同批行商互相監督舉報也。商人之間,總比胥吏悉貨

其二,實還是稅的多,被查出的,如不連坐,那麼被查出的數目遠遠抵不過逃稅的數目。故而才行連坐罰沒之法,以此多餘罰沒衝抵逃稅之數。

之前連續三年沒有完朝廷額定數目,只有今年有足額,下這番爲公的苦心,在老大人眼中都是爲我一己之私橫徵暴斂麼!下雖死也不服!”

李佑無語,這都什麼歪門邪道辦法,真是業有專攻,他沒幹過稅課之事,萬萬沒想到過這些。

但不得不承認,單純從徵收稅銀角度,聽這陸元廣解釋過,連坐大概還真是很有效的法子。

好罷,這姓陸的佔住了公事的理,到似乎從道理上不好批駁他,總不能指責陸大使徵稅太積極。李佑只能繼續責問道:“爾有意連累那些無辜者,豈是君子所爲?”

陸元廣腔調悲憤的說:“老大人覺得朝廷稅銀重要,還是商家之事重要?何況我崇文門稅銀盡庫天財庫,是宮中用度所需,怎可短

重任在肩,下爲朝廷效力從不敢惜,揹負罵名亦不敢有怨言,只要庫稅銀不缺,下便在此任上問心無愧,終不負朝廷重託!至於誰倒黴,只能聽天由命,但絕非是下貪圖一己之私,請老大人明察!”

李大人又一次久久無語…這臉太他孃的眼了。別人猛然見到,說不定要被陸大使幾分,這是多麼能幹又不計較得失的人啊。

但李佑爲高級同類,怎麼會不出其中的虛實?語含諷刺道:“說的甚好!你敢問心無愧的說你司中沒有弊端了?”

陸大使斬釘截鐵道:“稅關哨卡遍設九門,人手良莠不齊,難免有不法弊。但只要發現一起,便查一起,下絕不姑息!若老大人有所查知,下一定當場理!”

李佑發現自己問不下去了。這場中果然臥虎藏龍,到此之前,他自以爲手持對方罪行,權勢地位又遠遠過,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在一個小小的九品上連連失語。

到現在這小小的九品芝麻還沒搬出自己的後臺,就快把自己洗清了。能幹又能吹,居高位的李大人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起了幾分才之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