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書 穿成男頻文裡的惡霸炮灰 105

《穿成男頻文裡的惡霸炮灰》105

街頭巷尾懸掛著喜慶的彩燈,儼然一副歌舞升平之景。

樓喻一大早起來,洗漱完畢后,開始穿戴世子冕服。

冕服對襟廣袖,青華彩。腰上纏以玉扣,扣下綴兩組金云龍紋玉佩,再貫以玉珠。玉佩留有金鉤,鉤懸赤、白、縹、綠四彩綬帶。

足蹬白皂靴。

因未及冠,只將頭發梳至腦后,納囊中,垂于背部。

僅僅是穿戴打扮,就耗費半個時辰,搞得樓喻昏昏睡。

藩王世子宮,與侯府規格不同。

樓喻只能按下和大姐同行的心思,兀自乘坐藩王馬車,前往宮門。

馮二筆和霍延不能宮,在宮門前便被攔下。

“希不會出什麼事。”馮二筆蹲在馬車旁,目送樓喻清瘦的背影,擔憂地念叨。

霍延抱臂沉默以待。

樓喻穿過宮門,玉樓金閣,桂殿蘭宮,盡皆金碧輝煌、宏偉壯觀。

整個皇宮,只見飛檐反宇,蜂房水渦,玉臺翠樹,不勝收。

因賀壽之事,皇宮上下張燈結彩,彩帶飄揚,宮人們皆喜氣洋洋、魚貫出,好一派太平盛世之象。

“阿喻!”后傳來年哼哧的氣聲。

樓喻轉,面帶笑容:“阿蔚。”

從滄州到京城,樓蔚歷經驚險,若非樓喻暗中相助,他和阿大許是會死在路上。

他對樓喻是極為激的,加上同為藩王世子,境相似,不由更加親切。

“阿喻,咱們一起走吧。”

樓喻自然不會反對,“好。”

壽宴設在福延殿,表福祿延綿之意。

Advertisement

二人相攜殿。

這兩日,樓喻是京城傳聞中的主人公,幾次熱鬧都與他有關,見他進殿,眾人不由安靜下來,紛紛打量他。

樓喻臉皮厚,一點也沒不自在,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樓蔚就不行了,被這麼多人盯著,尷尬得差點同手同腳。

兩人位子正好相鄰,樓蔚承了太多本不該承的打量。

他漲紅了臉,手足無措,低低垂下腦袋。

樓喻則悠然自得地閑坐案前,見有人看他,還直直地瞪回去,直將對方瞪得不好意思移開目才罷休。

忽地對上一雙含笑的眼睛,這雙眼昨日才見過。

是范玉笙。

范玉笙乃當朝太傅之孫,相貌清俊,才華橫溢,詩詞歌賦樣樣出挑,是京城眾多世家貴的擇偶天花板。

當然,曾經的霍延比他更耀眼。

只是時移世易,霍延為一介罪奴,范玉笙一躍而京城公子之首。

范玉笙笑著朝他拱拱手,與旁人帶著鄙夷的打量并不相同。

他雙眸帶笑,神態平和悠然,仿佛渾然不知樓喻的名聲。

其余人見狀,不由更加欽佩。

范公子不愧是范公子,即便面對囂張跋扈的慶王世子,也完全不失禮數。

遂紛紛收回鄙夷打量的目

樓喻眉梢輕挑,這個范玉笙倒是有幾分意思。

只是可惜了。

太傅之孫又如何?

原書中提過一筆,正乾三十三年,起義軍兵臨城下,世家貴族死的死逃的逃,只有數幾個忠臣良將死守京城。

范家就是其中之一。

書中沒有詳細提及范玉笙這個人,但說過范氏一族殉難之事。

Advertisement

可謂是破玉錘珠,赍志以歿。

只是原書視角大多落在霍延上,對當時京城形勢著墨不多,樓喻也不慎清楚范家到底是如何死的。

畢竟范家是文,再如何,也不會全部上戰場殉難吧?

實在有些令人困

樓喻想不通便罷,目又落到謝信那邊。

說到忠臣良將,謝家雖然不善待大姐,但對皇帝的忠義還是毋庸置疑的。

可樓喻最在乎的還是親人,管對方是不是忠臣良將,只要欺負了大姐,就是他們慶王府的敵人。

吉時至,禮樂起奏。

皇帝攜貴妃莊嚴而,天子龍袍威儀,冕旒晃著刺目的,弄得樓喻看不清他的臉。

貴妃果然是花容月貌,傾城之姿。

當今圣上元后去世多年,遲遲沒有再封皇后。如今貴妃獨寵后宮,代掌印,雖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

待皇帝與貴妃落座,禮樂緩停。

眾人離開座位,均至階前,俯拜倒,口中高呼吉語。

樓喻機械地說著“陛下萬歲”、“娘娘福壽無疆”之類的話,又機械地隨大溜回到座位。

皇帝面帶笑容,語氣親和:“今日貴妃壽宴,諸卿來賀,朕心甚。”

侍適時高呼:“獻——禮——”

賀禮前一天已經登記宮,說是獻禮,不過是侍照著念禮單,念完之后,獻禮之人再說上幾句祝詞完事兒。

能參加壽宴的,都是皇親國戚、公侯勛貴、三品以上員及其家眷。

基本禮單上都是一些奇珍異寶、玉瓷等,還有一些名貴的首飾、書畫之類的玩意兒。

Advertisement

但眾人依舊聽得起勁兒。

他們在心中暗自比較各自賀禮,反正地位低的不能超過地位高的,若是誰沒守規矩,就會被記在小本本上。

到慶王時,禮單前面跟諸王大差不差,直到最后冒出來一個“萬花筒”。

萬花筒是什麼?

聽上去似乎是裝滿一萬朵花的筒子。

可有什麼筒能裝一萬朵鮮花呢?這得多大啊!

眾人心中好奇,皇帝和貴妃也不例外。

貴妃娘娘艷若桃李,笑湊近皇帝:“陛下,此臣妾聞所未聞,想必新奇得很。”

妃若是想看,朕讓人取來。”皇帝寵溺回應。

接著威嚴發問:“慶王何在?”

樓喻:“……”

這位陛下明知是慶王世子京,卻偏偏裝作不知,真是演得一手好戲。

他起行禮,朗聲回道:“微臣參見陛下。陛下有所不知,父王因病重不能京,便由臣代為京賀壽。”

皇帝眸深沉:“原來是世子。世子不如為朕與貴妃解解,這萬花筒是何?需多人搬來?”

樓喻恭敬道:“啟稟陛下,‘萬花筒’中的花并非真花,只需一人取來便可。”

“哦?”皇帝眉頭一挑,“倒甚是有趣。”

他揮揮手,立刻有宮人去取。

賀禮上都有標記,宮人可憑標識辨認萬花筒所在的禮匣。

禮匣小巧致,單手便可握住。

宮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此細小之,怎堪稱得上“萬花筒”?

宮人至殿,奉上萬花筒。

太監總管先接過,打開禮匣。禮匣,一木制圓筒安靜陳列,看上去平平無奇。

他彎腰遞到皇帝面前。

皇帝和貴妃一見,也有些難以置信。

就這?

這能被稱為“萬花筒”?誰起的名字?

皇帝拾起萬花筒,讓諸臣都看到這一普普通通的圓筒。

眾人同樣困:就這?

他們鄙夷的目落在樓喻上,要是真沒錢,也沒必要在壽禮上糊弄吧?

拿一個木筒當賀禮,慶王實在過于寒磣,也不知慶王世子哪來的底氣攪滿城風雨的。

皇帝奇道:“世子,這不會弄錯了罷?”

樓喻微微一笑,“陛下,萬花就在這一方圓筒之中,只需湊近一觀便可。”

皇帝當然不會自己湊近,遂給總管太監,依照樓喻的講解,擰開頂端的蓋子,將一只眼湊上去。

總管驚訝出聲:“真的有花!”

樓喻角含笑:“公公不如再轉一下。”

總管依言,便見筒中花竟又變了,猶如神跡!

為皇帝近侍,他見過無數奇珍異寶,今日卻因一小小的萬花筒而震驚萬分。

皇帝見狀,便知這萬花筒確有奇

手道:“朕也來看看。”

總管恭敬奉上,皇帝湊近一只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