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秋瞟了四堂姊一眼,只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放下佛經笑道:“四堂姊兀自拿主意,我要沐浴安置,便不留你了。”
素娥早在一旁拳掌等著了,一聽自家娘子發話,當即捋起袖子上前:“四娘子,請吧。”
沈四娘無法,只得行禮告退。
沈宜秋看看更,快到戌時三刻,便吩咐素娥等人服侍沐浴更。
沐浴完畢,穿著寢走出凈房,卻見屋子里多了個人——尉遲越不知怎麼找到這里來了。
沈宜秋見他臉不豫,心說莫非是二伯他們和沈三娘做得太過,他連天亮都等不得,這會兒就來興師問罪了?
面上不顯,照常行禮,接著問道:“殿下怎麼來了?”
尉遲越見臉頰上帶著熱氣薰出的紅暈,雙眼漉漉如含秋波,肺腑中的燥郁之氣散去不:“孤今夜宿在這里。”
沈宜秋的住在沈家后院,按說便是他們夫婦要同宿,也該沈宜秋去他那兒,不過太子要住,總不能將他趕出去,只得道:“此偏狹簡陋,床榻局促,還請殿下擔待。”
尉遲越掃了眼床榻,果然有些小,比起東宮中的床榻要狹窄許多,兩個人睡的確局促了些,不過還是道:“無妨,我們一便是。”
沈宜秋老大不愿,他有大床不睡,非要來的小床小榻,真是無妄之災。
尉遲越環顧四周,屋子算不上軒敞,看得出帷幔、屏風等都是新換上的,料想原先要樸素許多。想起在這間屋子里從一個小小孩長到及筓,再從這里出閣,嫁作人婦,心中便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覺。
這時沈宜秋已經開始張羅,吩咐宮人去外院取他的裳鞋、澡豆巾布等。
待東西取來,尉遲越去凈室又沐浴了一回,兩人躺到床上。
不但床榻小,連衾被也有些窄,兩人只好挨近彼此。
尉遲越躺在床上,眼角余瞥見沈宜秋,只見已闔上雙目,但呼吸很清淺。
太子妃睡覺時有個卷被子的壞病,這會兒雙疊放在腹上,一臉寧謐恬靜,一看便是沒睡著。
尉遲越有些言又止,他本想將方才的事告訴,那兩個高麗舞姬便罷了,沈三娘一泥水回去,此事一定瞞不住,與其讓從旁人口中知道,倒不如他來說。
可見了面,看見沈宜秋一無所知的樣子,他又躊躇起來。
若是今晚告訴,恐怕會徹夜難眠,好不容易回家省親,家里人卻將當作晉之階,一個個想踏著往上爬,想也知道多難。
他打定了主意,轉過朝著沈宜秋,出胳膊把圈在懷里。
沈宜秋驀地一僵,莫非他要在這里做什麼?
太子卻只是把圈在懷里,一下一下著的頭發。
沈宜秋被得有些煩躁,卻又不能把他掙開,只好僵著子忍著。
不知過了多久,后的呼吸聲放沉,沈宜秋這才松了一口氣,趕拉起尉遲越的胳膊,從他懷里鉆出去,著墻壁進了夢鄉。
尉遲越有早起的習慣,不過昨夜多飲了幾杯酒,又了兩回驚嚇,第二日便睡晚了,醒來床上只有他一人,來宮人一問,才知道沈宜秋被祖母請去了。
尉遲越只道他們祖孫難得一敘有說不完的話,不曾往別想,便宮人伺候洗漱,用完早膳,他在院中等太子妃回來,閑著無事,便走進東軒。這是一間小小的書室,沿墻一排矮架,中間放著書案、坐榻和筆墨等。
他見書架上堆著不書卷,便拿起卷軸上的簽子看,架子上除了《論語》、《孝經》和幾部佛經以外,便是《則》、《戒》以及沈宜秋最喜歡的《烈傳》。
想起在行卷上寫的那些批注,他不納悶,的點評很有見地,雖不曾旁征博引,卻也給他博覽群書的覺,想來平日看的也不只這些。
正思忖著,書架與墻壁的夾里有一忽然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定睛一看,似乎是錦緞書囊包裹著的一卷書,那紫小團窠宮錦怎麼看怎麼眼,似乎在哪里見過……
仿佛有一道電在他腦海中閃過,這不是他用來裝《列傳》圖的書囊麼?
他有些狐疑,手去那卷軸,卻發現它死死卡在書架和墻壁之間,他用了點力出來,打開錦囊,一看裱綾和紫檀木軸,果然都是他常用之。
尉遲越心一沉,開繩,展開卷軸,悉的字跡出現在眼前,因為長時間在墻與書架之間,畫上已經多了幾道印痕。
這是他百忙之中熬了兩夜畫出來的,寄寓著他對這樁婚事的期冀,甚至可算作定信,這樣棄之如敝帚地對待他的畫,那對他這個人呢?
“婉婉,天色已晚,快入寢吧。”南宮婉看著在她床上招呼她就寢的某王爺,沉思。這是她的房子、她的床吧?為什麼對方一副男主人的姿態?!她不過是順手救了對方一命,對方不報恩也就算了,怎麼還強勢入住她的家不走了?入住也就入住了,怎麼還霸占她的閨房?!“王爺,救命之恩不是這麼報的。”“救命之恩,實在無以為報,本王隻能以身相許了!”
她是相府嫡女,生而尊貴身世顯赫,卻受奸人所惑,扶正居心叵測的姨娘,將惡毒庶妹當個寶。害得外祖一家滿門傾覆,親弟慘死,活在黑暗里的那三年猶如地獄里的惡鬼,待醒來竟回到了十二歲那年,蒼天有眼,這一世的她光芒萬丈,素手翻云,再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小可憐,卻沒想到會遇見他,那個年少成名,殺伐果斷傳說能止小兒夜啼的少年將軍竟然是……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