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蹋頓反而因為早年從叔父丘力居那兒,見識過漢人的威名,丘力居當年就是李素為劉虞勸降的。丘力居覺得不該參與漢人之間的矛盾,後來蹋頓也是,就一直蟄伏臣服。
樓班這是屬於“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素當年勸降他爹的時候他還是,不知道李素的可怕,這才被袁紹家族最後的親將領高乾所蠱,跟高乾聯手。
不過,這也導致樓班手上的烏桓部落勢力,比曆史上蹋頓掌握的,要得多。烏桓部的分裂也更嚴重,為袁家賣命到底的,最多隻占曆史上的一半多。
當然,如今在幽州北部草原上的反對朝廷武力,也不隻有烏桓人,也有高乾的嫡係部隊——曆史上,袁尚袁熙在幽州的統治覆滅時,因為懷念袁家統治而逃出長城關外的漢人,都有超過十萬戶。
如今這個數據冇有曆史同期多,但至也有四五萬壯、近二十萬人口,一共三萬多戶。
高乾靠著袁紹和劉和的旗號,募集懷念劉虞和袁氏的人民,也得了大約四萬壯丁。這些人算是半生產半戰士的民兵,也已經在草原上生活了將近十年。
總的來說,如今整個草原上,按照遊牧民族青壯年男可以全民皆兵的特,大約可以拉出三十萬民兵戰力。
鮮卑最大,約二十萬騎(不是全都有戰馬,大部分隻是普通馱馬,可以騎,但不能像戰馬那樣確執行衝鋒和騎陣型。)
其餘烏桓七八萬人、高乾四萬人,加起來十一二萬。
這些草原大人、單於當然也不傻,中原大漢有作,他們也一直在打探。
劉備修運河都快兩年了,一直在著力保障幽州西部、幽並結合部防區的軍糧供給問題。這事兒做了是為了對付誰,拓跋力微和樓班心裡都是清楚的。
他們也知道,不能一味坐以待斃。
如果什麼都不乾,等漢人做好萬全準備,到時候就算鮮卑人能繼續往北撤,但漢化程度相對更高的烏桓殘部和高乾的人馬,肯定是不能無節製撤的。
鮮卑人撤功了,那也等於放棄了整個漠南草原,得一下子退卻兩千裡,退到更苦寒的漠北草原,也就是貝加爾湖一帶。
越往南的土地越沃值錢、養牛羊馬匹也能養得更多,冬天還不會凍死,偶爾遇到災年草場不好或者牲畜大批凍死病死,也好就近有個搶劫補給的地方。
這些樸素的生存道理,每一個遊牧領袖都很清楚。
這一切,促了九月底的時候,高乾為求自保、攢出了一個局。
整個九月份,高乾在樓班和拓跋力微之間往返遊說,把他手頭剩下的那些當年袁家剩餘的財寶,也全部獻了出來,曉以大義,告訴兩位蠻王,一定要先下手為強。
“單於,如今劉備還冇做好全部後勤準備,眼下又是草高馬,我們草原勇士這時候都不下手,以後冇機會了!隻能被捱打!
要想你們的子孫長久占住草原,就看這一戰了!劉備也不是不可戰勝的,他雖然兵強馬壯,可眼下冇有準備。
我們隻要彆被劉備牽著鼻子走,在幽並數千裡的防線上,找出其不意的點,發揮襲之利,至能一戰打出草原十年太平。打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重現白登之圍的輝煌!”
——
PS:明天請假……
遠離城市喧囂的小山村開起了一個小農莊這裡有七八年十多塊一瓶的茅臺,有七八塊的五糧液有機菜,有機魚蝦,有機煮羊肉,綠色環保味道好。本是中年離異失敗男,轉身成了悠閒農莊主。山村小農莊,名聲遠播。拖鞋汗衫芭蕉扇,晃晃悠悠一整天。一天一桌看心情,優哉遊哉小日子。李棟摸摸掛在胸口小物件,充滿能量了,該去1978年進貨了,一個2018年的中年男子,穿越四十年帶貨開農莊的小故事。
穿越大唐,張諾隻想安安穩穩地經營好酒館,到時候經濟改善了就買個丫鬟,娶個漂亮媳婦過上好日子,結果,他營業的第一天就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世民。作為穿越者,他擁有著遠超這個時代的目光與見識,隨口閒扯兩句,聽在李世民的耳中都是振聾發聵。不久後,張諾發現,自己隨便說說的東西,居然就變成了大唐的治國方針……
宋微景來自二十一世紀,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一個在歷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時代。穿越到丞相府的嫡女身上,可是司徒景的一縷余魂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