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懸疑推理 法醫秦明 第273章

《法醫秦明》第273章

楊大隊點點頭,說:「結果手機一直無人接聽,所以杜鵑很擔憂,約上幾戶親戚鄰居就進山裡找。大約在下午4點的時候,就在這山頂上,找到了房塔先的槍。然後順著山坡往下看,就看到彷彿有一個人的。」

「看來是失足落山谷摔死了?」大寶問。

楊大隊說:「村民們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山坡比較陡,杜鵑是本不可能下得去的,所以是的兒子房三門先下了坡子。在下到一半的時候,房三門突然腳一,也滾落了山谷。當時山頂的村民就一個勁兒地喊,可是房三門在滾落停止後,就再沒彈過一下。」

「死了?」我驚愕地問道。

「不知道。」楊大隊搖搖頭,說,「急之下,房塔先的兩個弟弟,房塔南和房塔北相互攙扶往下爬,似乎也是在房三門跌落的地方突然失足,然後跌落,跌落後也沒有再彈。」

「這就奇怪了。」我說,「畢竟不是自由落,這種坡度滾落,也不至於立即喪生啊。就算是被磕傷了腦袋,瞬間喪失意識,也會很快恢復啊。而且,也不至於那麼巧,都在一個地方失足,都被撞到了腦袋啊。」

「邪門就邪門在這裡。」楊大隊說,「當山頂的村民不知所措的時候,來了一個強壯的小夥子,房玄門,是房塔先、房塔南和房塔北的堂侄子。這個小夥子天天都在山裡打山貨,那可是非常的棒,攀巖什麼的都不在話下,這種小土坡更是不算啥了。他也是跟著大傢伙兒一起找房塔先的,此時正好走到了這個山頂。聽說自己的幾個堂叔伯和自小好的堂弟一起掉下去了,頓時就急了,順著山坡就往下爬。」

Advertisement

「結果也是在同一地方失足,然後直接喪失意識?」大寶說。

楊大隊點了點頭,說:「這一來,就等於掉下去了五個人。村民們一時就炸開了鍋,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食人山谷。」

說完,林濤往我後挪了挪。

「傳說?」我問。

「八百年前的傳說了。」楊大隊說,「我從小就聽著這個傳說長大。說是有一個山谷,可以吃人什麼的。但從來也沒聽說過誰被吃掉。」

「現在不是吃人了嗎?」大寶說。

「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人能下去探一探是什麼況?」我問。

「我們的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後,也採取了措施。」鮑所長說,「當時一個年輕民警,也是山里長大的,就急吼吼地準備下去看看怎麼回事。好在跟著一起去的副所長比較有經驗,等消防隊員來了以後,就讓他和一個消防隊員腰間拴了繩子,一前一後往下爬。民警是先下去的,在爬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就落了。而在上方的消防隊員則好得很,很快就拉住繩子把民警拉了上來。」

著下,若有所思。

「拉上來以後,這個民警就翻著白眼,消防隊員給他做了心外按,他很快就。恢復了意識。」鮑所長接著說,「我們問他怎麼回事,他完全不記得自己為什麼會跌落,為什麼會突然喪失意識。」

「這……這山谷真的會吃人?」林濤抖著說。他聽完這駭人聽聞的故事,對食人山谷這回事,深信不疑。

「別那麼迷信。」我笑著說,「哪裡會有什麼吃人的山谷。據我分析,很有可能是山坡下方積聚了些有毒的氣,這些氣因為比空氣重,所以沉積在下方。你們諮詢過附近的醫生或者村民,會有什麼有毒氣的可能嗎?」

Advertisement

「問了,沒人知道。」楊大隊說,「我們也考慮了這個問題,消防隊正在調氧氣罐和防毒面。」

「沒關係。」我一邊說,一邊蹲下來,打開勘查箱,從勘查箱裡拿出一個像豬一樣的東西,說,「這是我們最近新買的防毒面。口鼻周圍都可以完全封閉,只從下方的通氣孔裡進出氣,而通氣孔上方都是一些高分子吸附材料,可以完全吸附大部分有毒氣,戴上這個,就安全了。現在,誰下去?」

「反正你不能下去。」大寶說,「一來,你是我們勘查組組長,不能冒險。二來,你那重,嘖嘖,上次你下崖,我們都拽不你。」

「去你的。」我拍了一下大寶的腦袋,轉眼看向林濤。

「我不去。」林濤抱著肩膀不假思索地說。

「我去吧。」大寶從我手上拿過防毒面,戴好,做了測試,然後豎起兩個手指。

消防隊員在大寶腰間繫了長繩,把大寶一點點地往山坡下放。

所有的民警都用勘查燈為大寶照明。十幾盞強燈把大寶爬行的路線照得雪亮。

在我那不祥的預到來的同時,我們手中的繩子突然一沉,大寶彷彿懸在了半空。

「快!快拉!」我一邊瘋狂地拉繩子,一邊歇斯底里地大

大寶平時的樣子,躺在病榻上的寶嫂,這一幕一幕飛快地在我的腦海裡閃現。我清楚地知道,我們不能沒有大寶,勘查組不能沒有大寶,寶嫂不能沒有大寶,大寶絕對不能出事。

很快,大寶被拉上了山頂。我迅速摘除了他的面,見他牙關咬,彷彿沒有了呼吸。我渾抖著伏在他的膛聽了聽,心跳依舊。

我趕對他進行外按,喊道:「我錯了!我不該貿然讓你下去!快醒過來!」

Advertisement

話音未落,大寶醒了過來:「怎麼了這是?突然就斷了片兒,和喝醉了一樣。」

我癱坐在地上,渾無力。

林濤額頭上的冷汗,說:「沒事吧。」

「沒事。」大寶坐起來,拿過邊的防毒面,說,「真是邪了門了!顯然不是有毒氣在作祟,那會是什麼?」

「真的是會吃人的山谷嗎?」林濤複述了一遍。

我因為驚過度,都無法站起,更別提反駁林濤了。再說了,現在的我本就沒有任何理由和依據來反駁林濤。我似乎對這個傳說,也有了一相信。

「有遠鏡嗎?」邊的韓亮突然發聲。

「哦,有的,還是紅外的。」一名消防隊員在背包中翻出了一個漂亮的遠鏡。

韓亮接過遠鏡,朝四周看去。

良久,韓亮說:「我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怎麼回事?」我終於可以勉強站起。

「這裡,應該就是二氧化碳湖了。」韓亮慢慢地說道。

「二氧化碳湖?」林濤顯然聞所未聞。

「對,就是二氧化碳沉積在一個封閉而低下的空間,形了一片看不見的湖泊。」韓亮說,「二氧化碳比氧氣重,一般都會位於低下的位置。但由於空氣的流通,也不至於集中沉積在某一位置。現場的環境,我剛才用遠鏡觀察了,四面環山,還都是小山丘。這樣的地形,加之晴朗過久,沒有空氣流通,就會在山丘圍起的中央山窪裡,形一片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湖,就像湖水一樣,只是看不到罷了。」

「真不愧是活百度啊。」我嘆道,「每次人下到一個位置,就會立即失去意識,就像是落水了一樣,那個位置,就是二氧化碳湖的湖面位置。」

「二氧化碳能致命?」林濤說。

「當然可以!」我說,「二氧化碳瀦留,就是導致窒息的原因啊。」

雖然我沒有聽說過二氧化碳湖的說法,但是我知道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也是很危險的。

「可是……可是,」林濤努力地組織語盲,「我們就是憋氣不呼吸,也能支撐兩分鐘吧!為什麼人一進那個什麼二氧化碳湖,就會立即失去意識?」

我說:「你說的那只是暫時缺氧,而二氧化碳濃度並不會增高。二氧化碳不能算有毒氣,但是確實可以致命,也有二氧化碳中毒的說法。在正常況下,人呼出的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只有4.2%,二氧化碳的分高於肺泡中二氧化碳的分,因此,中的二氧化碳能瀰散於肺泡。但是,如果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則肺泡的二氧化碳濃度也增加,pH值發生變化,由此刺激呼吸中樞,最終導致呼吸中樞麻痺,使機發生缺氧窒息。低濃度二氧化碳對呼吸中樞有興作用,高濃度二氧化碳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常伴有空氣中氧含量降低所致缺氧癥,同時還能抑制呼吸,導致一系列中樞神經癥狀。"

「二氧化碳也會這麼危險?」林濤仍是懷疑。

「危險的,是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我說,「突然進高濃度二氧化碳環境中,大多數人可在幾秒鐘,因呼吸中樞麻痺,突然倒地死亡。部分人可先到頭暈、心悸,迅速出現譫妄(譫妄,由高熱、中毒以及其他疾患引起意識模糊、短時間神錯的癥狀,如說胡話、不認識人等)、驚厥、昏迷。如不及時離現場、搶救,容易發生危險;如迅速離險境,病人可立刻清醒。若拖延一段時間,病繼續加重,會出現昏迷、發紺、嘔吐、咳白泡沫痰、大小便失搐、四肢強直。查可發現角眶反消失、雙側病理征等。教科書上是這樣寫的。」

「也就是說,我和那個民警沒在幾秒鐘之死亡,全靠運氣?」大寶自嘲地笑笑。

「也不是這樣,你們一失重,我們就立即讓你們離了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了,這一般是不會有事的。」我說,「不過你剛才確實險境,這全怪我。我完全沒有想到二氧化碳湖這一況,以為你帶了能夠防毒的面,就沒關係了。其實這種防毒的面是不可能吸附二氧化碳並產生氧氣的。」

「這個不怪你,若不是大寶險境,若不是你之前懷疑是有害氣作祟,我也想不到二氧化碳湖這回事。」韓亮安我道,「二氧化碳湖本來就是一種極其罕見的況,是在特殊的環境下形的。要在空氣流通不暢、山窪封閉、無風雨等條件同時備的況下,才有可能形這種『吃人』的二氧化碳湖。」

「我明白了。」我說,「這裡照不足,植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四周又都是陡坡,空氣無法流通,慢慢地就會在山坡下部聚積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了。其實二氧化碳中毒的事件,在現場勘查的時候曾經遇到過。我實習的時候,遇見過最險的兩次事故。第一次,是我的帶教老師在勘查現場的時候,發現現場洗機上有個假髮,以為兇手是頭,把假髮丟在了現場,就準備去提取。沒想到走到旁邊才發現,那本不是假髮,而是躲在洗機和牆壁夾中的兇手。兇手拿著刀站了起來,看我們都穿著警服,他說『我投降,我投降』。我現在想來還心有餘悸,如果兇手已亡命之徒,手無寸鐵的現場勘查人員都有可能遭殃。第二次,就是二氧化碳中毒事件。我的帶教老師在勘查一個位於下水道的現場時,在沿著下水道下去的過程中,突然失去意識,好在周圍有很多人,大家憋著氣把他拉了上來,搶救一番才緩過神來。」

「你以前也遇到過二氧化碳中毒的事件?」韓亮問。

我點點頭,說:「那次令我印象深刻。但我一直以為,能夠積聚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的,肯定是像下水道這種風的地方,完全沒有想到這種開闊的曠野,也會出現二氧化碳湖。」

「那現在怎麼辦?」大寶問。

我說:「唯一的辦法就是等消防隊把氧氣面罩帶來。」

「那下面的五個人,是不是已經沒救了?」一個村民哭喪著臉問道。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