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辭觀了會尹紹歆。
盡管他已窘促至此,可坐得筆直,仍舊不掩其風華。
他暗自贊嘆,不愧是能坐上首輔位置的人,氣度不同凡響。
容辭走近兩步,緩緩開口:“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救你。”
尹紹歆一怔。
容辭繼續道:“我清楚尹公子是被人誣陷,也知曉誣陷你的人是誰。”
尹紹歆沉默,須臾,卻是問:“你到底是誰?何故幫我?”
孟子維打開門,容辭走進去,走到尹紹歆跟前,停下來。
“告訴你也無妨,”他傾道:“睿王府世子,容辭。”
尹紹歆瞳孔一震。
眼前這個年,看著是個長在富貴中不諳世事的公子。可他舉手投足從容不迫,自一氣勢,溫潤的眉目間藏著幾分睥睨眾生的霸氣。
睿王府和當今圣上看似和諧,但里的糾葛誰都清楚。尹紹歆雖還未仕,可天下局勢早已看得明白。
他登科仕,立志為新朝鞠躬盡瘁,想效忠的是龍椅上的那位。不料,今日出現在他面前的是這位不及弱冠的容世子。
頓時,心下遲疑。
“尹公子聰明,想必已猜到我此來的目的。”容辭道:“尹公子才華橫溢本該宏圖大展,卻被小人構陷獄,難道就甘心認命嗎?”
“想必尹公子也明白這件事牽扯甚深,若無人相助,你難以翻。你是圣人欽點的狀元,卻被曝出科考舞弊,民間輿論越大,打在圣人臉上的掌越響。你說,這種時候,還有誰愿意冒著圣怒救你?”
“或許還寄希于你的恩師常大人,但我前兩日得了個消息,他老人家已經上折子告老還鄉了。”
聞言,尹紹歆面容僵。
容辭道:“敢問尹公子,事到如今,除了我,你還能找誰人?”
其實尹紹歆本事不小,此時他確實陷絕境,但不代表他不能翻。
前世,尹紹歆托關系找了楊太傅,圣上潛邸時曾拜楊太傅為先生。尹紹歆在獄中寫了一份《萬字申冤狀》,其文采斐然、字字珠璣。先是獲得了楊太傅的賞識,后又傳到了皇帝手中。
皇帝惜他才學,命大理寺重審此案。
只不過這事發生在半年之后,容辭便也是窺得先機,利用時間差討了個巧而已。
果然,尹紹歆思忖了會,問:“我憑什麼相信容世子?”
容辭笑了笑,淡淡道:“不急,尹公子可慢慢考慮。”
.
馬巷的宅院里,阿黎正在秋千。
丫鬟們怕凍著,給添了件斗篷,領口一圈白絨,越發襯得玉雪可。
容辭的宅子里有許多好玩的。
往回,容辭常常將阿黎接來這里,便著人給心打造了“趣園”。秋千、梯、木馬等等,應有盡有。
阿黎了會秋千,還想再去玩木馬,婢趕忙勸道:“姑娘該回屋了,免得吹多冷風寒。”
阿黎抿,不大愿意,還想玩。
婢又道:“好姑娘,您就疼疼奴婢們吧,若是您真病了,世子鐵定會罰我們的。”
如此一聽,阿黎只得點頭:“好吧。”
往回走,半路上遇見婢領著個陌生的婦人過來,婦人后頭還跟著兩個小丫鬟,小丫鬟手上捧著幾匹布。
阿黎問:“夏煙姐姐,們是做什麼的呀?”
夏煙是大丫鬟,管后院婢。笑道:“姑娘,這是世子請來的繡娘,給姑娘裁裳的。”
阿黎歡喜,著角問:“我又要做新裳了?”
夏煙心下好笑:“世子說,過不久是姑娘祖母壽辰,裁幾套新屆時穿用。姑娘,咱們進去量吧?”
“嗯。”阿黎提著擺,率先跑進門。
容辭回來的時候,就見小姑娘像蜂似的這里飛飛,那里飛飛。
“夏煙姐姐,這塊布也是給我做裳的嗎?這個好看。”
片刻,又跑去匣子里挑選珠花:“哇,我喜歡這朵的,夏煙姐姐,我能戴去學堂嗎?”
五歲的小姑娘已懂得俏。裳要穿好看的,頭花要戴鮮亮的,小姑娘雖不攀比,但不妨礙們穿好看旁人夸贊。
不過小姑娘的首飾很簡單,不喜金銀,倒酷那些巧的花鳥。譬如蝴蝶,譬如兔子,又譬如絹花等等。
阿黎選了一對碧玉蝴蝶珠花,照著鏡子戴在圓溜溜的發髻上。梳著雙丫髻,一邊一個,左右對稱。走路時,蝶翅搖搖晃晃,宛若翩翩起舞。
再配上憨的模樣,招人稀罕得很。
容辭站在門口,靜靜瞧了會,才抬腳進門。
“容辭哥哥。”看見他,阿黎飛奔過去。
在他跟前停下,歪頭問:“我好不好看呀?”
這話惹得婢們紛紛笑起來。
言無忌,也虧得阿黎年紀小,若是旁的姑娘這般問未來夫婿“我好不好看呀”,必定會死個人。
容辭莞爾,蹲下去,認真道:“好看。”
阿黎高興,抿靦腆笑了。
繡娘量完后就離開了,眼下不過酉時,離用晚膳還早。
容辭帶阿黎去了書房,教寫字。
阿黎每天要認十個字,再寫五個大字。
認字倒還好,可寫字就有些難為小阿黎了。提筆不甚練,寫的字也歪歪扭扭。
“婉婉,天色已晚,快入寢吧。”南宮婉看著在她床上招呼她就寢的某王爺,沉思。這是她的房子、她的床吧?為什麼對方一副男主人的姿態?!她不過是順手救了對方一命,對方不報恩也就算了,怎麼還強勢入住她的家不走了?入住也就入住了,怎麼還霸占她的閨房?!“王爺,救命之恩不是這麼報的。”“救命之恩,實在無以為報,本王隻能以身相許了!”
她是相府嫡女,生而尊貴身世顯赫,卻受奸人所惑,扶正居心叵測的姨娘,將惡毒庶妹當個寶。害得外祖一家滿門傾覆,親弟慘死,活在黑暗里的那三年猶如地獄里的惡鬼,待醒來竟回到了十二歲那年,蒼天有眼,這一世的她光芒萬丈,素手翻云,再不是那個任人拿捏的小可憐,卻沒想到會遇見他,那個年少成名,殺伐果斷傳說能止小兒夜啼的少年將軍竟然是……
無雙十五歲便跟了龔拓,伺候着他從青蔥少年到如今的翩翩郎君。 外人都道她得了伯府世子寵愛,日子舒坦,不必起早貪黑的勞作。 只有無雙知曉那份小心翼翼,生怕踏錯一步。那份所謂的寵愛也是淺淺淡淡,龔拓的眼裏,她始終是個伺候人的奴婢。 韶華易逝,她不想這樣熬到白頭,琢磨着攢些錢出府,過平常日子,找個能接受自己的老實男人。 將這想法委婉提與龔拓,他淡淡一笑,並不迴應。 他的無雙自來溫順乖巧,如今這樣小心,不過是因爲家中爲他議親,她生出了些不安的小心思,太在意他罷了。好吃好住的,他不信她會走。 出使番邦前,他差人往她房裏送了不少東西,也算安撫。 半載之後,龔拓回來卻發現房中已空,家人告知,無雙已被人贖身帶走。 成親日,無雙一身火紅嫁衣站在空蕩蕩的喜堂,沒有賓客,更沒有她未來夫婿。 主座男人手捧一盞茶,丰神如玉一如往昔,淡淡望着她。 她雙腳忍不住後退,因爲氣恨而雙眼泛紅:世子,奴已經是自由身。 龔拓盯着那張嬌豔臉蛋兒,還記着手上捏住那截細腰的觸感,聞言氣笑:是嗎? 他養她這麼些年,出落成如今的模樣,可不是爲了便宜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