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廟景區大門,京北大學考古專業大三學生薑浩和戴著厚眼鏡的陳教授並立而站,凝著廟門上的橫幅: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
“好一個五丈原諸葛廟,姜浩,你是岐山本地人,這一風景區,你一定要好好給我介紹介紹。”陳教授帶著笑容看著姜浩。
姜浩穿著樸素,臉上充滿朝氣,指著前面的風景區,說道:“教授,這五丈原風景區,包括諸葛亮冠冢,諸葛泉,姜維命碑,司馬懿拜將臺,月英殿等,不過這些都是後人建造的,真正可看的,還是星落石,據說當年諸葛亮曾在此觀星三宿,後隕落此,令人唏噓。”
陳教授推了推眼鏡,往風景區裡面走去,走到月英殿面前,陳教室停下腳步,對姜浩說道:“姜浩,你知道這一次我出來考古,爲什麼只帶你一人嗎?”
姜浩不假思索,說道:“教授需要一個本地人給你做嚮導,而我,又剛好是你學生。”
年近六十的教授陳觀搖搖頭,說道:“再過兩年,我就要退休了,可是學校的考古專業,每年的學生卻越來越,若非我和李教授苦苦支撐,此專業就要被取消了,近幾年我教的學生當中,只有你對這個專業是興趣的,其他人,都是爲了混個學歷而已。
我聽說李教授那邊收了一個了不起的學生,最近寫了一篇《校園風水佈局論述》,頗得學者的讚賞,如果我也能帶出一個寫出一篇妙文章的
學生,說不定考古專業還能存在個十幾年,姜浩,你明白嗎?”
姜浩見陳教授一臉希冀地看著他,不由地出激之,“陳教授的一番苦心,姜浩激不盡,回學校之後,我一定會把此次考古經歷撰寫一篇文刊,並且一定會達你的心願,讓我們考古專業重新在全國火起來。”
“你的文字功底,不比任何人差,只是單憑我們考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出軍路線可能還有第三條,寫論文,比李教授帶的學生寫的那篇校園風水文,還稍有不足,所以,我帶你來這一風景區,是希你能多一下歷史的厚重,找點靈。”陳觀語重心長地拍了拍姜浩的肩膀,兩人在風景區緩緩觀遊。
“教授,前面就是星落石。”姜浩指著前面一臨崖的巨大石塊,扶著陳觀走了過去。
老教授隨意在一塊石板上坐了下來,被寒風一吹,反而更加神,只是眼裡有些滄桑,慨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姜浩,我考你一考,你可知五丈原禳星續命的故事?”
姜浩站於懸崖邊上,著被歲月腐蝕的石塊,盤坐了下來,說道:“教授,五丈原禳星的故事,源自羅貫中所寫三國演義,據說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與司馬懿戰於五丈原,夜觀星象自知不好不久於人世,所以用祈禳之法救自己的命,設下四十九盞明燈法陣,向天再借二十年,卻被不知的魏延闖,四十九盞等被風吹滅,不久之後,諸葛亮病死於五丈
原,據歷史考證,諸葛亮應該死於此向北十五里。”陳觀點點頭,“所謂禳星續命故事,不過是世人慨諸葛亮出師未捷先死,杜撰出的故事罷了,當不得真,我們考古專業,需要講究歷史證。”
聽了陳觀的話,姜浩默默點頭,心裡卻藏著小時候祖公告訴他五丈原禳星續命的另一個版本:
諸葛亮自知命不久矣,於是用祈禳之法向天續命,他先在帳中外圍佈下七七四十九盞小燈,代表二十八星宿加二十一宮命星,尋得北斗星位,用七盞大燈佈下天罡七星陣,又用一本命燈置於法陣部,若七日不滅,則可續命二十載。
第六日之時,司馬懿見北斗星暗,星月無,獨一明星大亮,隨令郭淮大將襲蜀軍大營,而他則命司馬昭用一百零八巨石擺下衍行大陣,司馬懿坐於陣中,待諸葛亮擺下的天燈熄滅之時,用衍行大陣竊取了原本屬於諸葛亮的續命之道,燈滅之後,諸葛亮再次來姜維,將一鉢傳授於他。
相傳那一夜星宿移位,有星從天而降匯於一,被世人爲星落石,也就是姜浩現在所在的地方。
“那司馬懿活到八十多歲,難不真是因爲竊取了諸葛亮續命的二十載?”
姜浩暗自嘀咕著,和陳教授來到了姜維命碑。
說是命碑,其實只不過是一塊被歲月侵蝕的破石頭而已,安靜地躺在幾顆青木林裡,比起月英殿,諸葛廟,拜將臺等,這裡淒涼無比。
(本章完)
章節報錯
因為八字命格,我莫名其妙地結了冥婚。 那鬼夫俊美無雙,卻也霸道無恥,將我吃幹抹淨後,竟還對我說:“本公子活著的時候,多少女人想爬我的床,死後又有多少女鬼想爬我的棺材,難道你對我就沒有一點心思?” 我堅決抵抗,那男鬼無奈,隻得許諾不再碰我。 我以為我終於安全了,不想某一天,那男鬼突然再次將我壓在身下。 “你幹什麼?你說過不碰我的!” “我是說過,但我現在後悔了!” …
高中生林成被害身亡,意外成為殭屍,殭屍會道術,神佛擋不住!一隻能修鍊道術的殭屍,遊走在正義與邪惡之間。 收法師當小弟,讓厲鬼捏腿,千年狐妖暖床,跟萬年屍王做兄弟,就連閻王也俯首稱臣! 獵僵人:「天啊,這隻殭屍又來了,快,快躲起來!」 法師:「我的天,這隻殭屍居然會使用五雷術,還比我用的好!還會撒豆成兵!」 千年狐妖:「殭屍王大大,今晚輪到人家給您暖床了吧?」 萬年屍王:「兄弟,聽說你最近又去龍虎山和茅山玩了,改天帶上我吧。」 閻王:「大哥,您想誰死?儘管說!」
風水堪輿定命數,鐵口金算斷吉兇!生時枉死必成煞,善惡到頭天來收!我出生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在那個時代里,要人命的不只是饑荒戰亂,更有心狠手辣的惡徒。賑災的米碗下,或許是有人偷壽!瘟疫的村落后,或許是趕尸人逞兇!神婆,抬棺匠,更夫,出馬仙,出道道士……更是層出不窮。我是地相堪輿的第二十六代傳人,可能也是最后一個出黑的陰陽先生,為您講述我一生的詭聞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