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22章 第 22 章

《我力能扛鼎》第22章 第 22 章

 鄉試是整個六月最大的事, 自貢院鎖門后,整個京城就安靜了許多。東門、南門,清早開城門時不得鳴鼓, 夜里虞部也不敢再試驗花炮了,尤其是城東南這一大片,不得夜宴不得歌舞。

 上邊言出法隨,底下的員總是要著皮層層加碼的,滿大街都了告示, 貢院方圓五里止喧嘩, 尋釁滋事、打架斗毆更不行,不論誰對誰錯,通通先扔牢里去。

 安業坊恰恰好地被劃在了五里之, 東市早中晚也不讓敲鐘了, 唐荼荼連著兩天沒聽著鐘聲,早上和午覺都起得遲了,有點煩。

 心里腹誹,五里,隔了半個城,就算拿著加農炮轟午門,城東南的貢院都不一定能聽著,這麼著做什麼。

 太大升起時, 唐荼荼才板著張臉進了飯廳。

 唐夫人愕然一瞧,立馬猜著了原因,笑道:“偶爾起得遲點怕什麼,小姑娘家都貪覺,天天早起,就難長個兒了。娘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啊, 也是要睡到日上三竿的。”

 “知道啦。”唐荼荼應了一聲,卻并不怎麼信。

 大人們總拿“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這句式忽悠小孩,上回唐夫人訓珠珠,還信誓旦旦說“娘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天天早上起來給全家人做飯,誰像你,一覺睡到大晌午”。

 呵,兩邊忽悠。

 緒一向淡,心里腹誹什麼,臉上也不顯,唐夫人毫沒察覺,與荼荼一起用過了早飯,各自回院里乘涼了。

 臨近大暑,就了三伏天里的初伏,熱辣辣的太炙烤著大地。早上巳時以后,街上就熱得出不去了。

 京城坊市街道不寬,坊墻都是禿禿的白墻,走在城中,也幾乎沒有樹影遮城,尤其中城十二坊里,是極看到樹的,這片地界鄰著皇宮和各機要衙,樹影里可能會藏人,有窺探機之嫌。

Advertisement

 去哪兒都沒個蔭涼,唐荼荼又苦夏,隨便出門走走,回來就跟水里撈出來的一樣了。

 也不難為自己,便坐在院里的老榕樹下,舒舒服服看起書來,還從前院的老管家那兒借了張躺椅,面朝太背朝樹蔭,太腳曬得暖暖和和的。

 天兒太熱,唐珠珠幾個小姐妹也都不來找玩了,珠珠只好在院里秋千。

 自己短,坐上去,腳跟就夠不著地,每當秋千慢下來,就噠噠地哼唧一聲:“姐——”

 唐荼荼懶洋洋地抬起胳膊,給推兩下。

 沒人陪著一起玩,唐珠珠了一會兒就覺得無趣了,搬了個小凳坐到旁邊,“姐,你看什麼呢?”

 唐荼荼:“書。”

 眼瞅著珠珠要鬧了,唐荼荼忙折了一樹枝,在地上畫了兩幅簡筆畫,又哄安分了一會兒,提前驗到了帶孩子的心累。

 二殿下送來的那半套《太平覽》總共二十本,唐荼荼兩天一本,邊看書邊認字,已經看完了三本了。

 這一箱子書,每本講的都是不同容,涵蓋了花鳥蟲魚、吃喝用、儒墨道法、珍奇古玩……門門不缺樣樣有。

 書編得并不晦,大概隨便拎個生出來都能讀得懂,可文法習慣與后世大有不同,又有好多生僻字,唐荼荼看得吃力。

 著書頁,只覺裝訂致,比外邊書鋪里的藏書質量要好許多,版印清晰,紙張薄又有韌,不怕輕拉輕扯。

 卻明顯是一套舊書了,上頭做了些標記,標記不多,只在最最重要的篇章側棱上抹一道淺淺的墨,書里一些彩句子,旁邊也會畫個小小的圈,往往三五頁里才有一個標記,整本書都沒個折痕,一看便知這書主是書之人。

Advertisement

 每本書的扉頁上都蓋著個一寸長方的小印,字是古隸字,筆畫圓圓的,唐荼荼一個字也認不出。

 指著那章,問牧先生是什麼字。

 “這四字是——雅賊藏本。”

 牧先生搖頭失笑:“這是一枚藏書印,這‘雅賊’說的是眼尖耳聰的借書賊,朋友近鄰誰家買了什麼書,借書賊都知道,看書必借、借書必不還。在我們文社里頭,誰借完書就不見影兒了,我們便笑斥一聲‘雅賊’!——這印章以雅賊名,哈哈,倒是個不拘俗禮的先生。”

 牧掛書又細瞧那枚印:“這字筆法奇縱,刀法嫻雅,刻制妙,明顯出自篆刻大家。”

 刻工好與壞的,與唐荼荼關系不大,只在意:“這雅賊,是不是什麼大儒或學的名號?”

 牧先生琢磨了會兒:“想來不是,這印名生僻,從沒見過。能收藏得了半套《太平覽》的,不是大文家,便是大書坊,京城有名的書坊書齋,我都去過,沒有哪家以‘雅賊’印。興許是哪位書的老先生吧,藏書在家里,蓋個印兒自得其樂。”

 牧先生平時并不是個話簍子,可一旦說起書和作學問的事兒,他就停不住了,尤其是個書癡,蹲在書箱前一本一本拿起來看了看書目,言語間滿滿的艷羨。

 “都是二姑娘想看的書,農桑水利、鹽鐵課稅什麼都有,真全吶。牧某可沒這能耐,這半月跑了好幾家書齋,也沒給姑娘找著幾本,二皇子殿下倒是給姑娘找全了。”

 唐荼荼心中一:“那你仔細看看,我這兒的半套書缺了哪些?剩下的能買到麼?”

 徐公公送賞時念那單子的時候,唐荼荼就留了個心眼,心想為什麼二殿下送“半套”書,而不是一整套。

Advertisement

 “買書?”牧掛書驚愕地抬頭過來,看二姑娘是真不知,他笑嘆道:“姑娘哎,你得的這半套書,拿到坊間也能賣上天價。老爺五年的俸祿,也未必買得起剩下半套啊。”

 “這麼貴!”

 唐荼荼倒吸口涼氣,忙把果脯渣子從書上拍打下來,好在果脯沒油,沒留下油印子。

 牧掛書被逗笑了:“這套《太平覽》是太|祖皇帝時敕令翰林院編撰的,百部千卷,包羅萬象,天下各行各業各事的學問全能在書里找到,聽人說,全套書摞起來能有兩人高。可坊間只把里邊跟百姓雜事相關的書拿去印,剩下的都散佚民間,零零碎碎的湊不齊。”

 “就算能湊得齊,平頭百姓誰能買得起?買得起的大富之家,也全藏在家里當傳家寶了——二殿下這份賞賜貴重之極啊。”

 他那倆800度的近視眼里,出了好奇和探究之

 唐荼荼錯開視線,只當沒看見。自那天徐公公來送賞之后,家里好多下人瞧都這副表

 因為這私賞,爹和母親惶惶不安,唐荼荼只好給他們了點口風,說了說學臺當日的事。府里的仆役卻都不知道緣由,各個好奇得抓心撓肺,琢磨著是什麼事兒能讓一個皇子越過老爺,私賞自家二小姐。

 “那先生能找著全書的書目麼?我想知道缺的那半套都是講什麼的,將來上了散本,我就買回來。”

 牧先生想了想,拊掌笑道:“這應該不難,二姑娘且等我一天。”

 一天之后,他竟真把全套的書目搜羅齊了,唐荼荼把自己那二十本書攤放一地,按著名目一本一本地比對,發現缺的那半套是講皇室宗親、疆土城防、海陸|四夷、國事治道,還有兵馬火的。

 害,唐荼荼立馬喪了氣,心說這位殿下對提防心好重。合著整套書里最髓的東西,他全沒給,虧還把那幾本講莊稼地和奇珍異寶的,捧在手上,認認真真看了好幾天呢。

 牧掛書盯著滿地的書挪不開眼睛。這些寶貝放在書箱里的時候,他還尚可忍耐,這樣一本一本地攤放一地,簡直是一千齊齊在他心上撥。

 他猶猶豫豫了聲:“二姑娘……”

 唐荼荼:“有話直說。”

 牧先生臉一紅,“能不能借我兩本?”

 唐荼荼把自己看完的幾本全借給他了,“我這院兒你不方便每天進,等我整理清楚,全放到哥哥那院兒的書房去,先生想看什麼只管去拿。”

 “多謝二姑娘。”牧先生一個長揖到地,抱著書高高興興回了前院,眥著倆近視眼啃書去了。

 他比唐荼荼讀書要認真多了,幾乎讀一本背一本,這一讀就讀到了鄉試最后一天。

 大清早的,牧先生突然神地奔到院子里,急得聲音都不是調兒了。

 “二姑娘!這書可不敢再給外人看了!”

 他府快倆月,一直是個溫文爾雅的公子,唐荼荼還從沒見過他這樣慌的樣子,知道是大事,忙問:“怎麼了?”

 牧先生臉漲紅,亟不可待,卻著聲兒低語道:“我想起‘雅賊’是誰的號了!這人書的名聲天下皆知!各省常年都要往皇家進書,把轄下府縣的好詩好作好書整理匯編好,再送到京城。可每年獻上來的書都不先翰林院,而是先東宮!”

 “雅賊雅賊,借書不還,這‘借’來的書哪里用還!誰敢他還?”

 見唐荼荼木呆呆的,明顯沒聽明白,牧先生急道:“這是二殿下從太子那兒討來的書啊!”

 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字數補足啦~

 《太平覽》,宋四大書之一,宋太宗時編纂,古代最強版的百科全書。像紀曉嵐主持編的那個非常有名的《四庫全書》,其實只涵蓋了經史子集,總共不到8萬字,完全不是一個量。朱元璋和朱棣時代還編過一個《永樂大典》,三億多字,參與編撰者兩千多人,超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