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舒適圈日常 第18章 第一個年 大家都要平安康泰,順遂無憂……

《古代舒適圈日常》第18章 第一個年 大家都要平安康泰,順遂無憂……

天氣越發寒冷了,街上的樹木掛著厚厚的冰霜,著細細的枝條搖搖墜。為避免屋檐的冰錐、路上的樹木倒傷人,這些時日能看見府衙的人經常在砍除附上冰霜斷裂的樹枝。他們敲著鑼鼓在大街小巷上發布通告,一遍遍地喊道,家家戶戶要注意掃雪,屋頂的雪積太厚,容易垮房屋。

萬寶妝覺得還新穎奇妙的,對于這種從來沒接過的事總是有些稚的好奇心,看見隔壁的阿婆站在長梯子上掃雪,便和人家去借梯子。

“阿婆,我想借用一下你的梯子去掃雪,可以嗎?”

隔壁的胡阿婆長得十分高大,腰桿筆直,眉眼清明,聞言爽朗地笑了笑,痛快地把梯子借給了

萬寶妝便哼哼唧唧地把長梯子搬過來,架好。兩個孩子站在下面幫扶著梯子,就慢吞吞地爬上梯子,用竹子做的那種掃帚一點點把屋頂的雪掃下來。

那些雪花就像是天散花一樣紛紛揚揚地撒下來,落在兩個小孩的頭頂上,惹得兩人嘻嘻地笑。

雪綿卻也厚重,不知不覺已經落了七八厘米厚了,越到房頂中心的雪,便越難弄下來。

隔壁的阿婆看不下去了,這麼個娃,氣力小小的,讓自己掃雪不知道要磨嘰到什麼時候哦。阿婆直接自己爬上屋頂,三兩下幫把厚實的積雪掃下來。

萬寶妝就站在下面幫阿婆扶住梯子,聽見阿婆打趣的笑罵也不生氣,就一頓笑地謝過阿婆,笑得阿婆沒脾氣了,下次又來給掃雪。

院子里落下的雪,屋頂上掃下的雪,變了好幾堆好幾堆的雪丘。萬寶妝覺得有趣,便帶著兩個小孩子用這些雪丘堆雪人。黑的石頭子做眼睛,樹枝做手,拿一胡蘿卜做,一個憨態可掬的雪人就堆好了。

Advertisement

兩個孩子覺得特別稀新奇,學著阿姐的樣子,又去堆了大大小小的好些雪人,院子里便立滿了小雪人,像是話故事里的雪人部落。巷子的小孩路過看見了,便也纏著家里人做,他們也別有新意,堆了好些鴨子、小狗、鳥兒等,一眼去,這個冬日都變十分可起來。

阿婆不僅來幫萬寶妝掃雪,看見這個服劃破了還會來給服,送手工品。相久了,萬寶妝就十分喜歡這個爽朗可的阿婆了,順桿子往上爬,天天讓阿婆給做這個織那個,還在阿婆那里發現了不寶藏東西。

臨近除夕的時候,萬寶妝就給李廚娘結清了這兩個月的工錢,并給多發了一個月,當做獎金紅包,讓回家過年,年后再過來,家里已經安頓下來了。

李廚娘十分謝這位君的慷慨與和善,在除夕那天清晨,還特意過來了一趟。

萬寶妝開門后吃了一驚:“李嬸,你怎麼過來了?”

李嬸笑了笑:“萬郎,我來幫你剁個餃子餡,順便給你熬一個骨頭高湯再走,那個高湯熬上一天,晚上肯定好喝。”

畢竟萬郎是不太會做這種事的人,家中這兩個小孩也沒什麼力氣。

萬寶妝不勝激:“謝謝。”

也是真的很謝這位李大娘,這些日子一直盡心盡力地幫助自己,這個時候還念著自己。又切了一條豬肋骨和五花,一定讓帶回家,過個好年。

李嬸離開之后的時候,家里才算是只有姐弟三個人了。萬寶妝正回憶著李嬸留下的口諭面團,打算包餃子。

先把面放進來,加一小勺鹽,加一個蛋清,放一些冷水,然后用筷子把面絮狀。

Advertisement

嗯?這點水夠不夠啊?萬寶妝不是很懂,不是的面怎麼一團呢?又加了些水把表面的面絮都沾

下手的時候就發現,完蛋了,水加多了。趁著沒人注意,往盆里倒面,不一會又覺得面倒多了又加了些水......反復循環,最后還是大丫出場拯救了也拯救了那一團面。

好不容易將面團,幾個人坐在樓下正廳里包餃子。說實話包餃子不是特別難,只要你不在乎褶的好看,或者是它能不能立起來。關鍵是搟餃子皮,總是不太能判斷出哪邊厚些哪些薄一些,搟出來的餃子皮也不是圓形,總之橢圓大概也勉強能算是圓吧。

這個時候萬寶妝就會無比懷念從前現的餃子皮,都忘記了,其實還有現的速凍餃子。

才來這里幾個月,都快要忘了以前的日子。

從很多年前,就開始學著一個人過除夕,一個人守歲,一個人迎接新年,看見外面萬家燈火,度過一個又一個平平無奇的年頭。

大丫有些懊惱:“阿姐,我忘記學如何搟餃子皮了。”

萬寶妝安道:“沒事啊,我們能生巧。再說了,大不了就吃面疙瘩湯,里面放餃子餡,也是一樣的餃子湯。”

“對啊對啊,阿姐說得對,面疙瘩湯也好吃。”小寶在一旁應道。

噗呲,聽到兩人不著調的話,大丫終于被逗笑了。

萬寶妝笑著道:“我們一家人,不用在意那麼多,隨便吃一吃。”

這邊的風俗,流行家家戶戶守歲,除夕這天夜里會短暫地解除宵。等到晚上會有府的人出來放煙花,放煙花的地方是在比較高的架子臺上,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出來,站在家門口看看外面天空的煙花,祈禱新年,順遂無憂。

Advertisement

長久的親會讓人慢慢地改變。萬寶妝都沒有發現,離了那種與世隔絕獨的生活狀態,越來越能自然地笑了。當在家里的時候,不會再是面無表的節能模式,會無意識地放緩表去哄小孩,也會因為兩個小孩的趣事大笑。

“阿姐,等一下餃子開口看怎麼辦?”

“沒關系,那餃子待會就會變‘開口笑’,吃了開心常笑,多好的寓意。”

“嘻嘻。”

幾個人在嬉笑中磕磕地包著餃子,放到一旁。這個時間點,還能聽見外面油鍋燒熱,菜下鍋和油煙撞的聲音,各式各樣的香和菜香飄在一起。

他們也在家里架起爐火,在噼里啪啦的爐火上放著一個鍋子,這是原原味的地方特的羊鍋子。鍋底是熬了一天的大骨高湯,放一點胡椒,酸白菜,涮著切得薄薄的羊,胡椒的麻把羊淡淡的膻味蓋住,別有一番風味。

這個羊是隔壁胡阿婆幫自己切的,自己試著切了一下,總是薄厚不均勻,最終還是決定厚著臉皮敲了敲隔壁阿婆的門,讓阿婆給切片。胡阿婆笑了一聲,把羊接了過去,三兩下就幫片好了,又薄又均勻地放在盤子里。

萬寶妝給胡阿婆留了一盤羊,笑嘻嘻地拿著碼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羊片回家燙鍋子吃。

吃完羊以后,再把餃子放進去煮,一鍋煮下去,果然開口了不。畢竟萬寶妝搟的餃子皮也是厚一點薄一點,十分不均勻,而且小孩子們還不會包餃子,不知道如何用力將餃子皮實。

但是沒關系,萬寶妝還是很開心地撈了幾碗餃子出來,混著酸白菜和沫,三個人一起排排坐,心格外妙地窩著房里吃餃子喝湯。

酸湯餃子真的是好吃的,尤其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夜,酸白菜的酸味與甜味,混合著面皮和香以及胡椒和香油的味道,味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吃進肚子。說不清是酸湯餃子好吃,還是因為和家人窩在屋子里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那種氛圍。

窗外的夜,混在燈里,好像黑暗也不是那麼的冰冷,而是帶著暖黃的溫度。

一邊吃著鍋子,萬寶妝一邊在桌上和兩個小朋友說著西游記孫大圣的故事。鍋子里暖呼呼的熱氣飄上來,骨湯濃郁的香味彌漫在小小的屋子里。可是兩個小孩都認真聽故事去了。聽得兩眼放,手下的筷子都放在一邊,也不吃了,著急地問:“那大圣就被玉皇大帝騙過去當那什麼弼馬溫了嗎?”

“大圣后來呢?”

“哎呀?”小寶一心聽故事,沒想到牙齒磕到了什麼,隨即吐了出來。

叮咚一聲掉碗里,居然是一枚銅錢。

萬寶妝開心地道:“沒想到被小弟吃到了,這可是好運氣的象征,說明來年我們小弟新的一年會運氣好,事事順利。”

“小弟事事順利!”

“嘻嘻。”小寶開心地捂著笑了。

吃完后,三個人來到院子里走走消食,幾個人穿著厚實的,剛剛又吃了羊,倒也是不覺得冷。

萬寶妝想了想,又從屋子里拿出之前買的竹,這里的“仗”花樣已經很多,有的做瓜果的樣子,有的做各種形狀,很是生

便帶著人在院子里摔竹玩,除了摔炮,還把那些花鳥、瓜果樣式的竹藥線都編在一起,變了一個略大的炮竹小堆,點燃之后,幻化彩、燦爛輝煌。

大丫有些害怕,每每都是離得遠遠的,用手上燃著的香去點炮仗,聽聞滋啦一聲就趕跑開來,捂著耳朵聽聲響。

別說大丫,萬寶妝自己也不敢拿在手上點,總覺得這種東西很危險,只有小寶倒是大膽的。

可能這是孩無畏吧,他直接在手上點燃竹然后扔出去,聽到“啪”的一聲便笑著嗷嗷

炮仗的聲音吸引了巷子里孩子的注意,有小孩跑到附近,院子前面的圍墻較矮,而且是有些許間隙的,他們好奇地站在外面看著三人玩。

萬寶妝笑了笑,把院子門打開,沖外面那些個虎頭虎腦的孩子招手:“來,小虎,小竹子,還有你們都進來吧,我們一起玩。”

小虎便是當初那個敢在湖邊鑿冰撈魚的孩子,才八九歲,但是膽子不小,在這一圈有點孩子頭的意思,他進院子里了,別的孩子也跟著進來。

萬寶妝把那些花鳥樣式的小炮仗都拿了出來,又拿出幾只點燃香,分給這些圍在一旁的孩子,這種需要點藥繩的炮仗安全一些,點燃之后又漂亮好看。

“謝謝萬姐姐~”

“謝謝姐姐。”

在此起彼伏的謝聲中,萬寶妝覺得自己今天就是一個孩子王,笑了笑:“不用謝哦,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靠得太近了。”

“好~”

“嘿嘿,小虎哥哥,我們一起玩。”

只要有個孩子開頭了,他們很快就玩在一起,男孩孩的嬉笑和尖聲傳出老遠,夷愉和樂的聲音和院子五的煙花彩混在一起,熱鬧又溫馨。

等到夜重,巷子里的家長都過來找人,不好意思地把人領走。

“哎喲,萬郎,這小子玩了你那麼多炮仗。”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小孩子頑皮了,萬郎這是家里煮的紅蛋,你們拿好。”

“來,跟萬姐姐說謝謝,把這個丸送給姐姐。”

面對鄰居們送來的紅蛋炸丸蒸芋頭,萬寶妝連連推辭:“沒關系啦,炮仗本來就是給玩的。”

最后還是敵不過他們的熱,幾個人拿了不丸紅蛋還有小零食回到屋子里。

回到正廳里面,幾人窩在長椅沙發上,旁邊火爐還在生著,上又蓋著一層薄薄的春被,一點都不覺得冷。

兩個孩子聚凝神地聽萬寶妝講那些怪陸離的“西天取經”故事,一起守歲,等待新的一年的到來。

等到午夜打更,兩個小孩嗖地一下掀開被子,趴到窗邊,看見窗外不一會兒就有了煙花的彩。煙花并沒有后世那般耀眼奪目,也不如后世的五彩繽紛,可是看見星一步步點綴的夜空,炸開煙火,萬寶妝也淺淺地笑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